近年来,小青柑的热度居高不下,新会柑果所制的柑普,更是被茶界老饕们所追求。
但是,如果说小青柑的柑果一定要用新会柑,势必造成很多争论与不服。
我们姑且来看看正宗新会柑和其他小青柑有什么平常人都可以分辨的区别。
外地小青柑(左)新会小青柑(右)
新会柑的柑皮较厚,玲珑青润,油包粒密实均匀,并且清晰可见。
这个特点,都会造成口感上的差异,也是区分成品小青柑的重要铺垫。
划重点:并不是所有柑普都有「白霜」
正品的新会小青柑,外面呈墨绿色。
陈放半年后,可能会出现白霜(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柑油多的可能会更早。
而且,通常只有新会核心产区的青皮才会有“白霜”的现象。
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制成的柑果也就越香。
从加工工艺上来说,要想有白霜,必须保证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产生“白霜”,小青柑的价值也随之降低。
为了保证油囊的活性及完整性,只有通过反复日晒和低温长时间烘焙的工艺,小青柑表面才会析出白霜。
而高温烘焙的小青柑,柑果表面的油囊活性大都遭到破坏,难以有白霜现象。
冒牌的新会小青柑,工艺上也有粗制滥造之嫌,不会出现白霜。
△两者均为小外地小青柑
周师傅的小青柑
以上是判断小青柑质量的一个小技巧。
这里推荐一款【周师傅的小青柑】,它的身份背景,有这么几个关键:
一、新会梅江柑;
二、5年陈宫廷普洱(勐海布朗山);
三、8月中旬采摘,低温烘、半生晒的加工方式。
芝麻汤圆般大小,玲珑可爱,呈墨绿色,表面覆着的白霜明显,果味天然持久。
陈放5年的宫廷普洱,是这款小青柑的「主心骨」。
来自勐海布朗山的“馅料”,让清新的柑香有了底气,站稳了脚跟。
清新飒爽的柑果,在醇和熟普的调和下,芳香更浓,滋味更甜。
茶汤入口,胶质感明显,甜糯中带着丝丝凉意,轻轻一咽就滑入喉中,柑香停留持久。
充足的茶气,细腻的汤感,在舌尖上谱一章协奏曲,甘醇溢彩。
柑果、茶馅、阳光,一并被封存在小小的条形盒中。
毫无心理负担的价格,拿得出手的品质,又是囤茶、囤伴手礼的好时机。
而且咱们有【三泡不满意,免费退货】的服务,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大胆下手吧~
用户评论
真的超级想了解这个细节!我最近被一些貌似小青柑的新会品种给迷住了,好期待能用上它泡杯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选购真正的好品质小青柑信心大增了,特别是对新会产区的知识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识别正宗新会议的线索是这样的细节呀!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的这一个小技巧真是太实用了,以后再也不怕买到假的小青柑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超爱喝小青柑的,现在能辨别出是不是新会产的,真是太开心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介绍让我对小青柑的历史和地理特性的了解更深入一步,很感谢这样的知识分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第一次知道可以用这样的细节来区分不同产地的小青柑,感觉挺有道理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茶品鉴水平提升了不少,以后泡茶更有信心了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识别新会小青柑的方法是看这个小小的细节啊,实在是太实用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的这一个小诀窍让我不用再担心买到冒牌货了,买得更放心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茶叶的了解又增加了一项小技能,感觉生活充满了惊喜和知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我觉得自己能更加自信地挑选好品质的小青柑了,非常感谢这份指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文章后才意识到每个产区小青柑都有自己的特色,这让我想了解更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这个小细节的辨识方法,我了解到不少关于产自新会的小青柑的信息,太棒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帮我解答了一些平时在挑选咖啡或者茶时所困惑的问题,真是个大救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识别新会小青柑的方法这么简单明了,我真的没想到是通过这个细节来判断的,感谢分享!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学习这一个小点,我不再对茶叶产地的信息感到迷茫。真是太贴心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的茶艺又上了一个台阶,挑选好茶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的很有趣,同时又实用,我迫不及待想要用学到的方法实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识别新会小青柑的窍门真的是个小知识宝藏,以后买茶叶就不用再担心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