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
很长时间,对烹茶品茶那繁琐的流程,我内心是不以为然的。总以为不过是喝茶之外的繁琐装饰,刻意把流程复杂化,然后说这就是茶文化,茶道,我总觉得有点牵强,生啦硬凑。
但是,什么是茶文化呢?茶,作为一个饮品,它和文化是怎么关联起来的呢?只是因为历史悠久,流传了很多故事吗?
还有茶人刘老师的茶,大家都觉得很好,应该非常有文化价值,那么,他的价值如何体现呢?
直到我偶然看到茶经中这句话,“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最初看这句话,其实也是似懂非懂,我想,茶不过是一种饮品,非要和人的品行联系起来,那大概也是很多自诩为文人或君子的人,以喝茶来标榜自己的性格,就像很多人以梅兰竹菊来自喻,明志。于是,茶也和其他植物一样,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对精行俭德文化的追求。
一次读书活动,一个爱茶的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幡然顿悟。他说,茶里面含有丰富的内涵物质,只有味觉清淡,敏感,用心慢慢去品,才能感受其中的美妙。
原来,这才是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
好的茶,一定是天地山川灵气集聚而生,而想品出其中丰富的味道,除了好茶、好制作工艺、好冲泡技巧,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品茶的人,能够涤除杂念和浮躁的心态!
而这,正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精髓所在!
儒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佛家四谛、八正道,在个人修养的路上,无不要求人要学会静心、专注、节制欲望!
而只有做到了静心、专注、节欲,方可以品出一杯好茶。所以,品茶的过程,也是修身的过程。这才是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之处!
而茶人刘老师,则是在茶叶制作的另一端,生动的表达了他对茶文化同样的追求。二十多年,摈弃杂念,专注寻茶、制茶,不计名利,不辞劳苦;为还原茶的本来,他在野生茶的挑选,追求天时地利,阴阳相合;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追求道法自然,助其自化;在味道的追求上,追求甘滑厚重。而也正是这样的匠人精神,所以,当人人端起那一杯明黄剔透的茶,无论懂与不懂,一口抿下去,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一颗匠心——好茶!
这大概就是茶文化的全貌吧,有天地灵气的集合,有匠人精神的追求,有茶客云淡风轻的慢啜,一杯好茶才从历史走到现在,从山林走向世界!